今天是:
教务处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作者:admin   2023-12-05   点击数:2605

一、20222023学年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培养目标明确 服务产业发展

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实际,按照云南省3815”战略和云南省十二大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认真落实《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在认真总结、深入研究基础上,对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发展目标等进行了适度调整,使办学定位更准确、目标更明晰、学科专业结构更科学合理。调整后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为:

1.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突出特色、服务社会。

2.办学定位:教学型。

3.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4.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目标:构建以艺术学为主体,与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5.办学目标: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能跻身于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

6.办学规模:在校生10000-15000人。

7.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十四五”末发展为3-5个学科,25-30个专业。

()学科主次分明 专业协调发展

学院现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四个学科,共33个专业,其中艺术学学科24个专业、文学学科4个专业、管理学学科1个专业、教育学学科4个专业,充分体现了以艺术学学科为主体,与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格局。

(三)规模逐年扩大 生源质量良好

近年来学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生源状况良好。本年度招收27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录取学生基本为第一志愿第一专业,生源质量尚好,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本年度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招生省份

专业(含专业方向)

招生计划

录取人数

报到人数

报到率

23

27

3200

3200

3089

96.5%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稳定 结构趋于合理

全院教师650人,含专任教师602人,外聘教师48人。在专任教师602人中,有教授49名,占比8.14 ;副教授93名,占比15.45﹪;副高以上职称合计181人,占比30.07﹪;讲师101名,占比16.78﹪;助教及其他118名,占比19.6%;博士学位12名,硕士学位427名,硕士以上学位合计439人,占72.92﹪;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0名。在校生12148人,生师比18.72

(二)重视师资建设 加强素质培养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师分类评价体系,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坚守“四个相统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科学评价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克服“五唯”倾向。不断优化岗位聘用,岗位设置向教学一线倾斜,激发师资队伍活力。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和成果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推进落实优秀人才年薪制,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

2.引育高层次人才队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学校办学第一资源的理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落实学校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形成全校全员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新格局。坚持“引培并重”原则,围绕优势特色专业和团队建设,积极拓宽渠道,大力延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依托项目和团队,培育各级教学名师和创新团队;加大博士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关注现有人才的培养和稳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鼓励教师攻读海内外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3%以上,实现师资队伍整体规模、质量的优化提升。

3.提升“双师”队伍水平。坚持培聘结合、多措并举的“双师”建设思路,建设一支与应用型办学定位相吻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支撑、与应用型高校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聘请若干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评选一批“双师双能”名师团队,建设一支教师和艺术和工程师资质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均强的师资队伍。

4.健全教师发展服务体系。统筹教师进修、职业发展咨询、教育教学指导、学术发展、学习资源服务等职责,加强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加强青年教师成长指导,健全优秀青年教师选聘和人才储备机制,完善优秀教师“传帮带”团队协作机制,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能力。建立教师培训常态化机制,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完善国家、省、集团、校、院五级教师培训体系,确保新进教师100%参加岗前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国内外访学研修、暑期短期研修等项目,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2022-2023年,新取得教师资格证共64人,新申报参评职称共90人,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完成教职工培训共2174人次。学校师资队伍数量、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改善办学条件 确保教学质量

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方面,全校固定资产总值60931.83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317.61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411.4万元,生均为5200.54元;共有图书、资料97.2万册,电子图书524.00万册,生均80.01册;生均年进书量>13册;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能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度教学经费情况

年度

教学经费支出

(万元)

学费收入

(万元)

经费占学费

比例%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2022

3998.91

20328.58

19.67%

2378.31

 

截至目前,已取得土地使用证面积344616.9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154963.08平方米;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达到96318.50平方米。主教学楼、八栋学生公寓、食堂已投入使用;艺术交流中心、实训楼、体育馆、图文信息中心等在建,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

三、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学分制为契机 教学改革在路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201919号文件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动本科高校学分制改革工作的通知》(云教函〔202119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推进一流本科学校建设,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三中心”的建设,制定了《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深化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积极推进课程中心建设和课程评价工作,逐步启动课程评价并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对课程进行评级,结合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及云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逐步建立优质课程。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本年度进一步加大教考分离的力度,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课基本实现了集体评分、集体打分、教研室打分等多样化的教考分离。让专业考试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二)优化课程结构 深化人才培养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学校根据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结合专业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等,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了教学实践、艺术实践学时数,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开了通识素养课程群选修课程,如各类实训平台、无人机、短视频制作等,根据学生兴趣,提升专业外的技能。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师范类培养的专业增加了教育学科的比重,增加了中小学实习实践课程的比重。

(三)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鼓励教研室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旨在研讨中国传统文化,将经典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融入到每一堂课的教学实践中,例如以时间为脉络,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实践,学习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传统文化;从体裁、风格、创作者等角度,多维度地展现我国不同时期爱国作品的精髓,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伟大祖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树立“为中华强盛”而读书的坚定理想。各专业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音乐类学生的各类实践音乐会、美术设计类专业的各类爱国主题作品展、戏剧传媒类专业各类题材的汇报表演及作品展等等。

(四)以项目为抓手 促进教学改革

积极申报云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2年积极组织申报云南省教育厅“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获批立项5项,此类教改项目要求团队形式申报,教师参与面广。通过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学校各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新的思路。

(五)加强教学实践 提升应用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保实践教学学分,明确了每年4周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了教学实践实习规划,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不断改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强化和规范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管理,积极探索校内外合作实践和经验、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践教学的效果越来越好。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确保课程实验开课率。学院坚持“资源共享,逐年实施”的原则,目前已建成各类实验室300余间,确保实验课程的开课和实验教学课的教学质量。基本覆盖了公共课、专业课等多类课程,确保了各专业课程实验课开课率100%

学校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拓展视野,根据艺术院校的特点,大力加强教学实践、艺术实践,服务于社会,有力地提高了师生的素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为学院赢得了好的声誉。

 

(六)完善基地建设 搭建创新平台

学校十分重视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在管理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条件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重视实习基地建设,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目前全院已有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76个;由教学单位与实习基地共同协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具体安排,增加教学实习的实效性。同时,还采取集中实习、自主实习、基地实习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实习需要。如学院积极与云南电视台等符合学院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联系,注重专业对口率;再如连续几年来美术、艺术设计、音乐、舞蹈、戏剧、传媒等相关专业学生到昆明市万达CBD、昆明市博物馆、昆明市美术馆等单位参加毕业作品(设计)展,涵盖全院90%以上的专业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用人单位、企业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专业能力培养

(一)学科结构合理 专业规划得当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学院与舞蹈学院、美术学院与设计学院、戏剧学院、影视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共7个二级学院。目前,学校学科门类数为4个,为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一级学科11个,开设专业数达到33个。其中24个艺术类专业,4个文学类专业,1个管理学类专业及4个教育学类专业。本年度招收27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分别为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舞蹈学(师范类)、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美术学(师范类)、绘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表演(商务礼仪)、表演(服装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网络与新媒体,共面向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2148人。“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社会需求,修订出来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重视新建专业 确保专业活性

近年来,学校顺应时代发展,以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对就业前景佳、招生情况良好的专业进行调研。2022年,在新一轮新专业申报中申报获批了书法学、中国画、艺术与科技三个专业。结合专业国家标准、立足艺术类学科的办学优势及特色,努力打造出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专业。

 

(三)专业综合评价工作新突破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顺利组织了前五轮专业综合评价工作,音乐表演、舞蹈表演、音乐学、舞蹈学、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雕塑、绘画、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等20个专业获得了C级,通过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及评价结果反馈,全校招生专业从课程、教师、教材、考试、就业五大方面进行了改进,特别是课程方面,学校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教师方面,各专业积极招聘教师,引进高职称、高层次人才等。各专业通过夯实专业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在“重点和特色”上下功夫,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培养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提高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使教学、科研、展演、创作等成果走出学校,服务社会。积极扩大全省专业布点影响力,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对学校专业建设形成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进一步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

1.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3)《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及教高厅函〔202113号文件要求,结合《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第二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精神,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工作并给予经费支持。根据学校此前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情况等,学校共立项9门课程,申请专业技术团队对主课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并推荐参加第二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工作,其中录音艺术专业《拾音技术》和舞蹈表演专业《舞蹈剧目排练》2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一流课程的获批为一流专业建设点提供了有力的课程支撑。此次获批的两门省级一流课程,是学校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也为一流专业建设点提供了重要的支撑。2023年,学校已立项校级一流课程15门在即将启动的第三轮一流课程申报工作中,学校将积极申报,再创佳绩为学校“增AD”专业建设工作提供课程支撑。

2.2019年以来,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报送工作的通知》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根据专业综合评价结果申报获批了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围绕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专业的支持力度, 按照“争 B C D”的建设思路,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定位、专任教师规模和未来发展,遴选音乐表演及环境设计专业作为 B 类专业建设点,为学校一流专业建设引领示范,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实习条件提升对争 B 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全面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大艺术学主干学科群的建设力度,带动支撑学科及相关学科群发展。同时,学校继续加强了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 18 C 类专业的建设,在现有专业评价等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制定好“去 D 类专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五)坚持需求导向,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学校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特别是从2017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起,将原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36学时增加到60学时,必修学分2分,选修学分4分。编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大纲,编写了理论教材2部。克服重重困难,尤其是在资金紧缺,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利用有限资源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2010年来,开始实施了“构建‘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音乐舞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音乐舞蹈类专业中率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多年来学推出了多部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音乐、舞蹈剧目,从田野到课堂再到舞台,将专业优势与双创教育融合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业务能力和编创能力,真正将“双创教育”跟专业结合起来。该成果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并获得了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领导身先士卒 作风深入扎实

学校领导牢固树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观念,对教学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党政联席会、校务会等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安排教学工作,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教学质量工程推进会、科研工作会、学生工作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围绕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调研、检查、落实,进行学期、学年教学工作分析、总结、评估。

(二)以教学为中心 深入推进教风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实施教师聘用前考核、入职培训考核和年终综合考核,规范广大教师从教行为,让教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二是加强教师教学管理。严把教学政治关,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课程、教材政治关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三是改革教师教学评价方法,引导教师关注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四是全体教师要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好老师。

2.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养,提升教学水平。一是严把教学政治关,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课程、教材政治关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改革教师教学评价方法,引导教师关注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实行更加严格的教学管理。支持教师以教学内容的完善、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质量的提高,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参与教学互动,形成“教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的良好局面。二是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三是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培训重要内容。进一步规范学术评价程序,完善《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将教师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规范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严肃处理学术不端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3.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秩序。一是完善教学规章制度。修订并完善《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试行办法》《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教学考试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规章制度。严明课堂教学政治纪律,严格教学考勤制度,强化课堂管理,改革教师教学评价方法,教师以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手段的更新,提升教学质量,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参与教学互动。二是坚守课堂教学政治纪律。加强对课堂、论坛、讲座等的审批制度和监督,在全体教师中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三是精心备课,严格考勤制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研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四是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任课教师严格执行教学作息时间,严禁迟到、提早下课强调课堂纪律,维护好课堂秩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联系沟通机制。

4.健全教学监控体系,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一是强化教学激励机制。通过教师比赛等评选活动,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并作为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重要依据。二是完善教学约束机制。对教学效果不佳,确实存在教学质量问题的,给予帮扶或教育,帮扶或教育后仍无法胜任教学工作,及时予以调整。三是对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教师实行约谈;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应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实行“一票否决”。

()注重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学分制课程评价工作

1.学校引进了“雨课堂”专业版,对全校所开设课程进行全面覆盖,教师上课情况,学生学习情况,都能准确高效地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改进学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2. 根据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及云南省关于学分制改革工作的相关要求,认真落实,特别是在学分制改革工作中,成立建设“三中心”。全面对学校所有课程进行准入和等级评价,提高课程质量。

 

 

六、学生学习效果

根据学生对教师教学书面评价调查,本年度满意度较高。本年度共有2028名毕业生,其中获得毕业证书毕业生人数为1961人,占毕业生总数96.7﹪;获得学士学位证人数为196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6.7﹪,毕业生的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应届毕业生学位授予情况统计表

毕业生数

获毕业证学生人数

占毕业生人数比例

授予学位人数

占毕业生人数比例

2028

1961

96.7%

1961

96.7%

 

作为艺术类院校,学校在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多名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2022年组织评审省级“三好学生”36人、“优秀学生干部”9人、“优秀毕业生”119人、“先进班集体”18个。切实认真抓好毕业生就创业工作。截至目前我校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81.34%,其中高端就业:机关就业人数17人,占0.71%,事业单位就业人数156人,占6.58%,升学13人,占0.54%、出国、出境11人,占0.46%,应征入伍17人,占0.71%,国企9人,占0.37%

由于学校定位准确,办学目标清晰,专业设置合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2.36%,年终就业率达到93%95%,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经采用电话与用人单位调查,满意占75.92%,基本满意占24.08%

多年来文华学院在武书连版艺术类独立学院排名前三,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广泛认可。

七、特色发展

(一)认真落实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和国家及云南省关于加快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校本科专业“增 A D”规划和一流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1.领导重视,及时学习会议精神。在校务会上,书记、校长传达了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以及“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文件重要内容。结合实际,学校领导对未来学科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改革创新等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并号召全校教职员工积极组织学习、讨论。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党委认真传达学习了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要求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并抓好四项工作: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确定重点、措施有力,并要求全校教职工员工,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对标对表抓好贯彻落实。

2.全面推进大兴调研。根据上级工作方案,学校党委牵头制定了《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关于在全院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结合办学实际,聚焦10个方面的主题和重点问题,由学校党政领导牵头,分成10个调研组坚持集中调查和常态化调研相结合,68日至620日组织集中座谈调研3次,组织随机走访、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抽样检查10余次,梳理出涉及教学空间、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师德师风、就业创业、职工利益、出行安全、高质量发展、国际化办学等方面的80个问题,并明确了职责部门及整改落实期限。

3.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结合办学特色与优势,认真对照云南省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先后在第三次、第四次校长办公会,以及第六次党政联席会议上,专题研究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及一流专业建设工作。

4.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学校成立了工作专班,明确牵头领导和职能部门,经过多次修订,完成了《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专业建设规划(20232025)》《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音乐表演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并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论证。

5.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一是进一步优化学校本科专业。截至目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3个,其中艺术学24个,管理学1个,文学4个,教育学4个,已逐渐形成以艺术学为特色,文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在云南及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根据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及学校办学定位,学校主动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等6个专业。制定了《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D类专业提质晋级方案》,明确了“增AD”计划“时间表”“路线图”,力争到2025年建成B类专业2个,C 类专业 27 个,实现现有专业全部“去 D”。二是继续加大“三中心”建设力度。修订和完善了《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深化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全面开展学分制改革的工作目标,明确“三大中心”的职责与职能,不断优化教师队伍,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探索学分制管理新模式与新路径。三是培养国际视野人才。树立“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教育理念,制定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与全球10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以优秀师资阵容、全程导师服务为优势,量身定制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201910月招生至今,学校已有180余名学生加入国际人才培养,其中25名毕业生申请者硕士研究生Offer获得率均为100%5名同学成功申请到世界排名QS41(悉尼大学)的海外名校。四是切实推进美育浸润行动。根据省教育厅工作安排,研究制定了“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考核激励、帮扶时间及对接学、对口县等工作,三年经费支出预计49万元。831-91日,学校党委书记、副书记率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及相关负责人先后赴普洱市西盟县、澜沧县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帮扶工作调研,并分别与西盟县、澜沧县人民政府签订《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帮扶合作协议》,为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五是积极打造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推进校园网建设、安保系统基础设施,实现教学区域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完成校园一卡通、人脸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规划4个校园5G地面基站建设,6个室内分基站建设,不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二)建立“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培养适应区域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已构建起了以重大项目为驱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本位,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目的,以融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如音乐表演专业办学特色体现出具有优化的课程结构,形成3+1”特色的课程教学新体系,促进四大能力的综合提升;以OBE为导向,培养体系持续改进,构建优质实践教学体系,规划“合作实践”“课程教学”两项重点;依托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形成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音乐人才培养新模式,彰显区域性音乐人才培养特色。

(三)规范管理 以人为本,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确立“学生本位”的教育观念,建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一方面在教学中以规范、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这一教学观念的践行;另一方面,建立系统的学生服务与指导制度,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此管理机制下,学生的个体学习潜力与兴趣最大程度地得到呵护与尊重,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最大可能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四)各专业联合教学,创立“三融三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文华学院多学科多门类的专业优势,进行跨专业联合实践教学探索。以录音艺术专业为代表,学生通过实战教学,强化专业知识,并与音乐、舞蹈、戏剧等相关专业进行跨专业联合教学,形成以听觉艺术美为导向、课程思政群为引领的课程体系,融合“教授治学、专家督导,行业引导、企业合作,名家远程、网络拓展”的教学,创立“三融三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树立“小实践不小、量多了就是质变”的实践理念,让学生从基础做起,打牢实战根基,强调内涵式发展。既符合专业需求又适应了行业职业需要。

(五)“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化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推进“五大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探索“新文科”建设新路径

各专业结合学校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艺术院校注重艺术创作与艺术表现的特点,在确保掌握基础性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编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从过去培养重理论、重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重能力、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背景下,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人才培养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优质本科教学资源建设,吸引优质本科生源,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学习模式、教师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体验方式和教学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五项专业核心竞争力”——“识、思、写、说、做”的原则来进行设置,并且围绕通识教育、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实践与艺术技能五个方面来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文学、教育学原有文科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开设多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广博的学术知识和开阔的问题意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开设新闻学等相邻、相关专业课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也开设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课程。各专业充分利用校内艺术资源,加强艺术类课程建设,提升学生艺术修养、艺术技能、审美鉴赏能力。加强本学科教师对相邻、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相邻或相关学科教师的引进;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应加强对学生知识融合程度的检验或考核。保证学生对原有学科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并坚持以原有文科为中心融通其他学科的理念。

八、存在问题与今后工作思路

学校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与学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并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和“高质量、出特色”的办学目标仍有不少差距,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还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方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等仍然有发展空间。

(一)存在问题

1.教学经费投入,办学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

校园占地面积,教学科研设备等硬件虽已达标,但按每年招生增长数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建设,以保证学校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再者,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及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各专业实验实训场所尚未完全满足专业教学需求,仍然需要在实验室的建设中进一步合理规划建设。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根据学校目前的师资状况,虽然在数量方面能基本满足学校日常教学科研工作需要,但目前师资队伍结构仍然需要加强建设,民办院校师资建设工作仍然有不少实际困难。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带头人,缺乏高层次人才。加快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对专业建设发展至关重要。

3.质量评价体系尚有完善空间,信息化建设仍需加强

目前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有提升完善空间,虽然已经启动该项工作,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今后工作思路

1.加大办学投入,加快新校区建设,使土地、教学行政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硬件指标完全达到合格标准,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2.紧紧围绕“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突出优势和重点,切实加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建设,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

3.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习,选拔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学校目前已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今后,还将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扩大国际交流的领域、形式和方法,推进学校“国际合作育人”进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渠道。

4.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力度。依托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学艺术类专业,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以专业建设带动双创教育,通过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专业对口率。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专业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及学习,通过参加相关学习、培训,结合自己的专业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

5.继续推进专业建设,以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为契机,加强对专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继续积极申报一流专业建设点及一流课程。

6.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质量监控、“三中心”服务等方面加强建设,以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及学习效率。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


附件: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目录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总数是12148人,本科生占100%

2.教师数量及结构

全院教师650人,含专任教师602人,外聘教师48人。在专任教师602人中,有教授49名,占比8.14﹪ ;副教授93名,占比15.45﹪;副高以上职称合计181人,占比30.07﹪;讲师101名,占比16.78﹪;助教及其他118名,占比19.6%;博士学位12名,硕士学位427名,硕士以上学位合计439人,占72.92﹪;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0名。在校生12148人,生师比18.72

3.专业设置情况(全校本科专业总数、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以及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见附表一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现有33个本科专业,其中24个艺术类专业、9个非艺术类专业;2023年共招生30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停招3个专业(含专业方向);

4.生师比(全校及分专业)

全校生师比18.72(分专业见附表二);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022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5200.54元;

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411.40万元;

7.生均图书

共有图书、资料97.2万册,生均80.01册;生均年进书量>13册;

8.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

电子图书524.00种,电子期刊 359.00万册;

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8.92平方米(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1.01平方米);

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378.31元;

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109.74万元;

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08.21元;

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394.96元;

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学年度内实际开设的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跨学期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计一门)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1019门;

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专业)详见附表二

艺术学37.42%,文学26.22%,管理学25.29%,教育学36.3%

1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专业)详见附表二

艺术学78.2%,文学63.19%,管理学41.76%,教育学64.85%

1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

全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92.59%,分专业比例详见附表三;

18.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一门课程的全部课时均由教授授课,计为1;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的,按教授实际承担学时比例计算,全校及分专业)详见附表三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比例为7.97%门数比例12.95%

19.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详见附表三

20.应届本科生毕业率(全校及分专业)详见附表四

毕业生毕业率:96.7 %

21.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全校及分专业)详见附表四

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 96.7 %

22.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全校及分专业)详见附表五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1.07%

23.体质测试达标率(全校及分专业)详见附表六

体质测试达标率86.63%

 

 

 

 

 

 

 

 

 

 

 

 

附表一:学校开设专业及本年度招生情况

序号

学院

专业名称

所属学科

专业代码

是否有

在校生

2023年是否招生

备注

1

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学

050101

 

2

教育学院

广告学

文学

050303

 

3

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

教育学

040107

 

4

教育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管理学

120210

 

5

教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教育学

040203

 

6

教育学院

艺术教育

教育学

040105

 

7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教育学

040106

 

8

影视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学

文学

050302

 

9

音乐与舞蹈学院

音乐表演

艺术学

130201

 

10

音乐与舞蹈学院

音乐学

艺术学

130202

 

11

音乐与舞蹈学院

舞蹈表演

艺术学

130204

 

12

音乐与舞蹈学院

舞蹈学

艺术学

130205

 

13

音乐与舞蹈学院

舞蹈编导

艺术学

130206

 

14

戏剧学院

表演

艺术学

130301

 

15

戏剧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学

130304

 

16

影视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学

130305

 

17

戏剧学院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艺术学

130307

 

18

影视传媒学院

录音艺术

艺术学

130308

 

19

戏剧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艺术学

130309

 

20

美术与设计学院

动画

艺术学

130310

 

21

影视传媒学院

影视摄影与制作

艺术学

130311T

 

22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

艺术学

130401

 

23

美术与设计学院

绘画

艺术学

130402

 

24

美术与设计学院

雕塑

艺术学

130403

 

25

美术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130502

 

26

美术与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

艺术学

130503

 

27

美术与设计学院

产品设计

艺术学

130504

 

28

美术与设计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学

130505

 

29

影视传媒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130508

 

30

影视传媒学院

网络与新媒体

文学

050306T

 

31

美术与设计学院

书法学

艺术学

130405T

 

32

美术与设计学院

中国画

艺术学

130406T

 

33

影视传媒学院

艺术与科技

艺术学

130509T

 

 

 

 

 

 

 

 

 

附表二:教师数量结构及实践教学、选修课占比

序号

专业

副高职称以上教师

教师总数

生师比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1

汉语言文学

20

48

35.85

32.86%

40.36%

2

广告学

0

0

 

23.81%

8.16%

3

小学教育

2

22

33.23

33.9%

16.38%

4

文化产业管理

5

18

17.22

25.29%

17.65%

5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5

13

18.69

47.67%

16.28%

6

艺术教育

4

14

0.86

22.75%

20.96%

7

学前教育

1

10

22.40

40.33%

14.36%

8

广播电视学

0

2

10.00

22.22%

24.18%

9

音乐表演

31

63

15.56

38.73%

12.14%

10

音乐学

13

44

19.68

36.05%

11.63%

11

舞蹈表演

5

12

13.42

37.29%

8.47%

12

舞蹈学

6

16

27.56

39.18%

14.04%

13

舞蹈编导

1

7

8.14

33.13%

7.5%

14

表演

6

31

17.65

37.08%

12.36%

15

戏剧影视文学

4

10

26.60

37.57%

12.72%

16

广播电视编导

2

13

44.54

25.29%

11.18%

1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2

6

3.67

37.08%

12.36%

18

录音艺术

3

20

21.95

18.53%

7.06%

19

播音与主持艺术

8

30

34.83

37.7%

12.02%

20

动画

3

9

41.89

44.78%

7.16%

21

影视摄影与制作

3

7

36.29

26.47%

8.24%

22

美术学

7

18

46.83

48.99%

9.28%

23

绘画

9

21

12.24

48.82%

8.24%

24

雕塑

4

5

9.60

49.08%

7.36%

25

视觉传达设计

5

20

32.25

29.31%

16.92%

26

环境设计

9

16

34.25

29.12%

17.65%

27

产品设计

2

6

2.83

49.03%

20.65%

28

服装与服饰设计

2

2

5.50

47.06%

16.34%

29

数字媒体艺术

4

7

55.71

26.44%

11.18%

30

网络与新媒体

1

3

11.00

26.44%

13.22%

31

书法学

0

2

0

26.44%

8.24%

32

中国画

0

5

0

48.82%

8.24%

33

艺术与科技

0

1

0

26.44%

13.22%

 

 

 

附表三:教授授课占比及实践教学基地

序号

专业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

1

汉语言文学

100%

5.84%

3

2

广告学

0%

0%

5

3

小学教育

100%

6.37%

8

4

文化产业管理

0%

6.67%

3

5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00%

20.7%

6

6

艺术教育

0%

23.5%

2

7

学前教育

0%

31.1%

3

8

广播电视学

0%

0%

1

9

音乐表演

67%

25%

4

10

音乐学

100%

40%

5

11

舞蹈表演

100%

1.83%

1

12

舞蹈学

50%

2.44%

1

13

舞蹈编导

0%

0%

1

14

表演

100%

0.83%

4

15

戏剧影视文学

100%

5.88%

2

16

广播电视编导

0%

1.37%

3

1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100%

16.67%

2

18

录音艺术

0%

6.9%

2

19

播音与主持艺术

50%

2.12%

3

20

动画

100%

1.63%

1

21

影视摄影与制作

0%

8.11%

1

22

美术学

0%

1.47%

11

23

绘画

33%

1.75%

1

24

雕塑

100%

33.33%

1

25

视觉传达设计

0%

1.57%

2

26

环境设计

100%

9.93%

6

27

产品设计

0%

0%

4

28

服装与服饰设计

0%

0%

1

29

数字媒体艺术

0%

6.94%

1

30

网络与新媒体

0%

0%

1

31

书法学

0%

0%

1

32

中国画

0%

0%

1

33

艺术与科技

0%

0%

1

附表四:毕业生分专业毕业率及学位授予率

专业代码

专业

毕业人数

获得毕业证人数

占比

学位授予人数

占比

130301

表演

83

72

86.75%

72

86.75%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5

133

98.52%

133

98.52%

130403

雕塑

16

16

100.00%

16

100.00%

130310

动画

69

65

94.20%

65

94.20%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94

88

93.62%

88

93.62%

050101

汉语言文学

235

229

97.45%

229

97.45%

130503

环境设计

116

111

95.69%

111

95.69%

130402

绘画

86

84

97.67%

84

97.67%

130308

录音艺术

60

60

100.00%

60

100.00%

130401

美术学

114

113

99.12%

113

99.12%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74

70

94.59%

70

94.59%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109

103

94.50%

103

94.50%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73

72

98.63%

72

98.63%

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

78

77

98.72%

77

98.72%

130206

舞蹈编导

15

15

100.00%

15

100.00%

130204

舞蹈表演

37

37

100.00%

37

100.00%

130205

舞蹈学

101

76

75.25%

76

75.25%

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10

8

80.00%

8

80.00%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64

64

100.00%

64

100.00%

040106

学前教育

91

86

94.51%

86

94.51%

040105

艺术教育

13

13

100.00%

13

100.00%

130201

音乐表演

202

193

95.54%

193

95.54%

130202

音乐学

113

112

99.12%

112

99.12%

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

40

39

97.50%

39

97.50%

合计

2028

1961

96.70%

1961

96.70%

 

 

 

 

 

 

 

 

 

 

 

 

 

附表五: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校内专业代码

校内专业名称

应届毕业生数

应届去向落实人数

就业率

130301

表演

83

80

96.39%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5

111

82.22%

130403

雕塑

16

15

93.75%

130310

动画

69

62

89.86%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93

82

88.17%

050101

汉语言文学

235

205

87.23%

130503

环境设计

116

92

79.31%

130402

绘画

86

79

91.86%

130308

录音艺术

59

50

84.75%

130401

美术学

114

87

76.32%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74

65

87.84%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109

88

80.73%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72

65

90.28%

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

78

70

89.74%

130206

舞蹈编导

15

12

80%

130204

舞蹈表演

37

31

83.78%

130205

舞蹈学

101

68

67.33%

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10

10

100%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64

60

93.75%

040106

学前教育

91

82

90.11%

040105

艺术教育

13

11

84.62%

130201

音乐表演

202

179

88.61%

130202

音乐学

113

88

77.88%

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

40

34

85%

 

 

 

 

 

 

 

 

附表六:分专业体质达标率

校内专业

(大类)代码

校内专业

(大类)名称

参与体质测试人数

测试合格人数

达标率(单位%

130301

表演

522

465

89.08%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898

779

86.75%

130403

雕塑

34

29

85.29%

130310

动画

426

375

88.03%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488

415

85.04%

050302

广播电视学

13

12

92.31%

050101

汉语言文学

897

780

86.96%

130503

环境设计

452

395

87.39%

130402

绘画

246

211

85.77%

130308

录音艺术

391

330

84.40%

130401

美术学

642

545

84.89%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233

232

99.57%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72

400

84.75%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330

280

84.85%

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

170

167

98.24%

130206

舞蹈编导

35

30

85.71%

130204

舞蹈表演

131

110

83.97%

130205

舞蹈学

433

368

84.99%

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42

36

85.71%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181

163

90.06%

040107

小学教育

565

490

86.73%

040106

学前教育

291

247

84.88%

040105

艺术教育

20

16

80.00%

130201

音乐表演

928

798

85.99%

130202

音乐学

665

565

84.96%

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

210

178

84.76%

合计

9715

8416

86.63%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教务处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五日

© 2018 All Rights Rserved 昆明传媒学院(原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滇ICP备18011295号-1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