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学部门
音乐与舞蹈学院
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音乐与舞蹈学院党总支部党建品牌活动(五)
作者:admin   2023-12-31   点击数:1083

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音乐与舞蹈学院党总支部党建品牌活动(五)


2023年12月28日,音乐与舞蹈学院党总支部组织举办了主题为“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展演。

此次活动邀请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党委委员田鹏举部长参加,一同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音乐与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艾雪同志,副书记李兴常同志和两位支部书记向汤亮、田雨同志,以及全体党员师生,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教研室、声乐教研室、器乐教研室部分老师也参与到此次活动的策划中。

音乐与舞蹈学院课程思政成果展演始终紧紧围绕党建+学科专业建设思路,是“艺心向党 匠心育人”的党建品牌建设系列活动之下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要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闻一多‘最后的演讲’舍生取义的故事”“扎西会议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故事”“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活动的举办,音乐与舞蹈学院党总支一方面始终强化党建领航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加深音乐与舞蹈学院的特色教学发展。让红色基因在音乐与舞蹈的艺术中完美结合,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激励我们向前。

展演汇报音乐会共分为两个篇章。

第一篇章——艺心向党担使命

该篇章以古典优雅的民族舞蹈开场,传达出文明的传承、文化的发展是融在炎黄子孙血脉里的自信。

《傣族孔雀部落》以其独特的舞姿、优美的音乐和丰富的表演形式,将带您走进傣族的舞蹈世界,感受其中的魅力。《佤族雨祭》展现出独特的颜色和香味,豪爽,大方,狂野,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唐宫夜宴》展现出一群活泼灵动的“唐朝少女”仿佛从古画中走出来,她们时而嬉笑打闹,时而梳妆打扮,让我们跨越千年,共同奔赴一场大唐盛宴。

唢呐曲《乡音美》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份深深的思乡之情。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那是一种久违的、温暖的乡愁。


钢琴四手联弹《小河趟水》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乐曲,通过深情的演绎,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那股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快乐的女战士》选自舞剧《红色娘子军》,两首作品的教学,在课程思政环节中,指导老师从这首乐曲中挖掘出许多思政元素。这首乐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于我们的启示。让我们一起聆听,让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流淌进我们的血液里。


第二篇章 匠心育人谱新篇

该篇章紧扣聂耳的创作,首先是古筝二重奏 《黄河》冼星海作曲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音乐作品,通过古筝的演奏,展现出黄河的壮丽景象和中华民族的豪迈精神。这首曲目中,两架古筝相互呼应,时而齐奏,时而对奏,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细腻的音乐氛围。同时,这首曲目也具有一定的技巧难度,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演奏水平和默契的配合能力。

聂耳创作的这首《码头工人歌》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抗争精神的歌曲,歌词描绘了码头工人的辛勤劳动和艰苦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不公待遇的愤怒和团结起来的力量。

我们将这首作品以合唱的形式加以展现,可以完美诠释出歌曲的力度起伏,通过音乐强弱变化和对比。体现出工人们的团结、抗争和力量。

《卖报歌》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由聂耳作曲,安娥作词,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这首歌曲以其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个卖报童的日常生活。

歌词中的“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和“吃不饱睡不好”等描述,生动地表现了卖报童的艰苦生活。而歌曲的旋律则充满了活力和乐观精神,展现了卖报童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和勇气。

总的来说,《卖报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力量的歌曲,它通过音乐的形式,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铁蹄下的歌女》是由许幸之作词,聂耳谱曲,创作于1935年,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全曲旋律悲痛、深情,但又富于强烈的戏剧性。整个作品蕴含着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被誉为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抒情歌曲的典范之作。

《梅娘曲》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一首歌曲,是1935年话剧《回春之曲》中的插曲。《梅娘曲》的创作背景是主人公高维汉在战争中负伤后,他的情人梅娘不顾父母的反对,只身从南洋赶回祖国,高维汉因受伤而昏迷不醒,之后醒来却又失去了记忆。曲子表达的正是梅娘见心上人变成这样后抑制不住痛苦的心情。

《金蛇狂舞》是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

《金蛇狂舞》作曲家巧妙地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蛇脱壳”的结构形式。乐曲是三段体结构,旋律始终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第一段:乐曲一开始,就以明亮上扬的音调不断地呈现出欢乐、昂扬、奔放的情绪,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段:由两小节打击乐器音响引出的更加热情昂扬而且流畅明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满生机而富有生命之活力。第三段:作者巧妙地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

成果展演以《北京喜讯到边寨》结束,该曲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展演结束后,文华学院组织部部长田鹏举同志做了主题发言。

© 2018 All Rights Rserved 昆明传媒学院(原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滇ICP备18011295号-1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